社群共创与文化民主的实践样本_琉璃厂画院

社群共创与文化民主的实践样本

来源:琉璃厂画院 作者:琉璃厂画院 浏览次数:363

  古戏台复兴的真正动力,并非单纯来自政策,而是来自民众。文化的可持续,不在于外力推动,而在于内在的自组织机制。

  浙江宁海下蒲村的案例尤具启示意义。村民通过众筹修复古戏台,自发组建八个民间艺术团,使古戏台成为社群文化的核心。这种“共建—共演—共享”的模式,使传统文化的传承不再是自上而下的任务,而成为自下而上的行动。

  这种社群共创的意义在于重塑文化权力结构。古戏台不再是少数专家或机构的“保护对象”,而是村民共同参与的“文化资产”。它所带来的,不仅是艺术表演的回归,更是文化治理方式的转变——从政府主导走向社会共治。

  当长沙火宫殿的戏曲再次上演,当周庄的昆曲在水乡回荡,这些声音所传递的,其实是一种新的文化民主:每个人都能成为文化的参与者与创造者。

关于我们 | 系列媒体 | 版权声明 | 广告刊例 | 人才招聘 | 联系我们 | 订阅中心 | 网站地图 | 文章索引

中国琉璃厂画院版权所有 Copyright © 20012-2022 chllchy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地址:北京市琉璃厂东街97号珍雅阁
服务咨询QQ:3932566 投稿邮箱:3932566@qq.com 京ICP备14039618号-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723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