董其昌坐在画案前,望着窗外的山影出神。那天阳光明亮,空气中带着青草的味道,他却没急着作画。他知道,好的画不是赶出来的,而是在心里酝酿成熟了,才自然流露。于是他端起茶盏,轻抿一口,只听屋外有风声穿林而过,像是谁在轻轻诉说。那一刻,他心中生出一片清凉,笔意便开始在脑中流动。
他的手在纸上游走,仿佛早已熟悉这片虚构的山林。画中峰峦缓缓起伏,一道山梁遮住了远方天色,林木之间透着光,像是梦里走过的地方。他并不着意表现某一处实景,而是以心为尺,勾勒胸中山水。他笔下的屋宇半掩于枝叶之间,小路从桥边绕过,通向不知何方。
墨色之间,他最擅长制造节奏。有些地方浓墨如夜,有些地方却几近无色,如雾初起。他用破墨的技法制造山体的层次,又在干笔之下隐去一角天光。他说,每一笔都要藏着情绪,不能只是画景。他的画常常留白,而这白,是情绪的空隙,是不说的地方。
画成后,他静静地望着那幅画。那不是他眼中所见,而是心中未说的部分。他常笑言:“我若说话太多,就不会画画了。”他的山水,不在于描摹现实,而是在于抚平内心,在纸墨之间,藏起一生的安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