赵孟頫年岁渐长,愈加沉稳。他不再追求形式上的创新,而是深入笔墨中的精神。他常写《黄庭经》,不是为了练字,而是为求心静。他说:“写字久了,字也成了骨,能撑起人的精神。”
那年冬日,天气寒冷,他裹着厚袍仍坐于案前,手中执笔如常。纸面略显湿润,他却写得极稳。那一卷字笔画之间带着一种冷峻之感,却并不僵硬。看的人说,他的字如老松,立于雪中,傲然挺拔。
这份风骨,不是靠练习所得,而是岁月中沉淀下来的。他经历过政变、宫廷沉浮,却从不让尘世搅乱内心。他的字中带着骨力,那不是硬挺的力量,而是沉静后的坚韧。像经霜之草,柔中藏强。
那卷小楷,成于他晚年,却无衰老之态。反而比年轻时多了一份通透和洒脱。人说他老而不枯,笔意常新。赵孟頫自己不言,只把纸卷收好,说:“这是冬日所书,却有春气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