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国家画院导师工作室20年教学回顾展隆重开幕_琉璃厂画院

中国国家画院导师工作室20年教学回顾展隆重开幕

来源:琉璃厂画院 作者:琉璃厂画院 浏览次数:372

   2025年4月16日,春光明媚的北京,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东楼展区一层迎来一场艺术教育的盛会——“中国国家画院导师工作室20年教学回顾展”在此隆重开幕。这场展览不仅是对二十载艺术教育成果的集中展示,更是一次当代书画艺术传承与创新的精神巡礼。

  群贤毕至 共襄艺坛盛举

  开幕式现场高朋满座,中国国家画院党委书记燕东升,院长、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刘万鸣,院务委员李宝林,党委副书记、纪委书记王青云等院方领导,与导师工作室导师代表曾来德、青年导师代表李岗,学员代表常朝晖,以及百余位艺术家、学者、艺术爱好者齐聚一堂。王青云副书记以优雅得体的主持,为这场艺术对话拉开帷幕。

  廿载耕耘 薪火相传谱华章

  燕东升书记在致辞中深情回顾:“导师工作室制度创立二十年来,秉持‘精研传统、融汇创新’的理念,为书画艺术培养了一批德艺双馨的传承者。这里既是艺术精神的孵化器,更是传统文化复兴的践行地。”刘万鸣院长则从学术高度阐释:“二十年的探索证明,导师工作室模式成功构建了当代书画教育的立体生态,让传统笔墨语言在时代语境中焕发新生。”

  导师寄语:笔墨当随时代

  原副院长、导师代表曾来德以“笔墨当随时代”为题分享教学心得:“我们既要守护传统的纯粹性,更要引导学员在创作中体现当代思考。这次展出的作品,既有对经典的精微临摹,也有融合数字媒介的创新实验,正是二十年来教学理念的生动注脚。”青年导师李岗则从跨界视角谈到:“导师工作室不仅传授技法,更培养学员的文化自觉。许多学员已成为高校与画院的中坚力量,这正是艺术传承的深层价值。”

  学员心声:在传统沃土上生长

  山东画院院长常朝晖作为学员代表,分享了自己从求学若渴的学子到艺术管理者的成长历程:“在导师工作室的浸润中,我们得以在‘师古人、师造化、师我心’的循环中构建艺术人格。这次展览中的每件作品,都是对传统的一次深情对话。”

  展览亮点:时空对话中的艺术脉动

  随着李宝林委员宣布展览开幕,观众缓步进入展厅。200余件作品以“传统根基”“时代新象”“探索边界”三大板块展开:既有对《千里江山图》的集体临摹研究,也有反映都市变迁的现代水墨创作;既有坚守文人画传统的笔墨实践,也有融合抽象表现主义的跨界尝试。一件长达十米的集体创作长卷《山河对话》,以历代名画元素重构当代景观,成为展厅的视觉焦点。

  结语:面向未来的传统重生

  这场展览不仅是对过往二十年的总结,更吹响了传统艺术现代转型的号角。正如刘万鸣院长所言:“在导师工作室的平台上,我们见证着传统不是静态的遗产,而是流动的生命。期待未来能有更多艺术家从这里出发,让中国艺术精神在世界舞台绽放新的光彩。”

  据悉,展览将持续至5月10日,期间还将举办学术研讨会、导师示范教学等活动,为公众呈现一场传统与现代交织的艺术盛宴。

关于我们 | 系列媒体 | 版权声明 | 广告刊例 | 人才招聘 | 联系我们 | 订阅中心 | 网站地图 | 文章索引

中国琉璃厂画院版权所有 Copyright © 20012-2022 chllchy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地址:北京市琉璃厂东街97号珍雅阁
服务咨询QQ:3932566 投稿邮箱:3932566@qq.com 京ICP备14039618号-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723号